中欧·(中文版)官方网站

中欧·操场上的成长引路人: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育人故事

清晨六点的校园还浸在薄雾里,张老师已站在操场边整理跳绳和篮球。作为市实验中学的体育组长,他每天雷打不动地提前半小时到岗——这不是习惯,是对责任的承诺。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塑胶跑道上,学生们抱着作业本陆续走进教室,而他的工作才刚刚开始。

中欧·操场上的成长引路人: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育人故事

中欧·操场上的成长引路人: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育人故事

一、晨光里的“多面手”

“同学们,今天我们练立定跳远,注意屈膝缓冲!”张老师的哨声划破清晨的寂静。从队列队形到动作纠正,从体能测试到安全防护,体育课从来不是简单的“玩闹”。上周三,初一(3)班的李明因起跑姿势错误反复摔倒,张老师蹲下身,握着他的脚踝调整发力点:“想象自己是只弹簧,落地时要像猫一样轻。”一遍遍示范后,李明的成绩从1.2米提升到1.5米,课间主动拉着同学练习的模样,让张老师想起自己初为人师时,也是这样笨拙却执着。

除了教学,体育教师更像“后勤部长”。雨天时,他要搬来防滑垫替换湿滑的跑道;烈日下,他记得给中暑的学生递上藿香正气水;就连器材室的螺丝松动,他也总能在第一时间修好。“这些小事不做好,孩子们怎么安心运动?”张老师擦着额头的汗水说。

二、赛场外的“心灵导师”

去年秋季运动会前,初三(2)班的林晓突然躲在更衣室哭。原来她因体型偏胖,被同学嘲笑“跑步像企鹅”。张老师没有直接安慰,而是带她去器材室,拿出珍藏的运动相机:“明天你负责记录班级比赛,我教你拍特写镜头。”第二天,当林晓拍摄的瞬间回放在大屏幕上——运动员冲刺时绷紧的肌肉、观众席上此起彼伏的呐喊,她突然明白:“原来运动的意义不只是赢,更是记录每一个全力以赴的瞬间。”如今,林晓成了学校摄影社团的主力,体重也慢慢降了下来,更重要的是,她终于敢抬头挺胸走在人群中。

这样的故事在张老师的教学生涯中屡见不鲜。曾有自闭症学生拒绝参与集体活动,他悄悄把篮球改成软式排球,陪学生在空无一人的操场投球;也有学生因家庭变故情绪低落,他带着全班在体育课上玩“信任背摔”,用身体的碰撞传递温暖。在他看来,“体育不仅是身体的教育,更是心灵的疗愈。”

三、平凡岗位的不凡坚守

今年教师节,张老师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——毕业五年的学生寄来的马拉松完赛证书。照片里,曾经的“小胖子”如今健步如飞,证书背面写着:“谢谢您当年没放弃我,让我知道奔跑的力量。”这样的时刻,总能让他眼眶发热。

三十年来,张老师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,有人成为职业运动员,有人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,但他们都记得那个在操场上陪他们挥汗如雨的身影。有人问张老师是否后悔选择体育教师这个“苦差事”,他指着操场边的梧桐树笑:“你看那些树,每年春天都会发芽,就像我的学生,永远充满希望。能见证他们的成长,就是最幸福的事。”

夕阳西下,张老师最后一个离开操场,锁上门时,他回头望了眼空旷的场地。明天,这里又会响起孩子们的笑声,而他,会继续做那个默默守望着成长的引路人。因为在他心里,操场不仅是一块运动场地,更是播撒希望的田野——每一滴汗水,都在浇灌未来的参天大树。

作者:momo119655,本文地址:https://skf-gw.com/?id=32,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中欧·(中文版)官方网站

评论专区

留言:

在线报名

请填写您的电话号码,我们将回复您电话